找到相关内容714篇,用时7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原始佛教的主要特色

    戒→生天→欲味→欲患→欲出远离」的次第来引导堪受调教的众生走入正法律而趋向解脱涅盘。佛陀教导众生「学习正法」却从未教导众生「成佛」。...转帐)等。   . 南北传经、律(舍堕戒)中有明确规定,并视金钱如五欲不清净。 佛陀入灭后约 103 年,毘舍离城的跋耆族比丘们违背戒律,开始劝募并接受信众的金钱供养。在第二结集中,早已被判定为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056754.html
  • 回首来时路

    人生。也明白不知持戒,想凭盘腿、闭眼数息是不容易得定的;而不经闻、思、修慧,更不可能解脱,想想过去错得真离谱。记得一次上‘成佛’,我内心突然告诉自己:“原来人生是为修学而来,是为成就与利益自他而来...回首来时路  善住  由于对繁琐的迎神赛会及拜拜的不认同,童稚龄父亲即带著我们信奉天主。此后,玛利亚圣像成为我们拒绝为演戏、酬神、建庙、安金身等诸种理由而前来邀约的护身符。四十年前的社会,信奉天主...

    善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1457478.html
  • 阳光下的山门

    人们动辄就点燃整把香,但一枝香的功德并不比一把香的功德少;甚至,一枝香所燃出的微弱的火点足以照亮成佛,而千枝香燃出的火焰仍然驱散不了轮回的黑暗。 ...对面,一家可以提供诸多方便的超市。一墙之隔,街上的空气有些污浊,离开青郁的柏林,人像缺氧的鱼儿。  有佛光处是柏林禅寺,然而,它却座落在俗世之内。走出山门时,我扪心自问,本来一个世界,为什么山门内外会...

    马明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0363237.html
  • 佛教在印度灭亡的启示

    自在无相为由,于世俗中肆意享乐,违背佛法初衷。如圣严法师所说:“以佛教的本质而言,唯有理解并实践四谛法,才能达成真解脱的目的;唯有实践戒定慧三无漏学及四摄六度,才是真正的成佛。若藉佛法名而行外道...所致。二、其他宗教的竞争排斥。  或许,就佛教徒而言。我们相信佛陀所说的共业、法难,令印度的佛教一时所灭亡。但回顾现实,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却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和沉重的教训。今天,研究印度佛教历史,一...

    释克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2767130.html
  • 书斋遗墨修行路与净化社会----楚风

    “五一”放假,在家看完几套VCD碟,有净空法师讲解“三归五戒”及“成佛”,还有圣严法师的电视演讲:“《金刚经》与净化社会”,看完感觉受益良多。 古人说人生三大乐事:“闭门读佛经,开门迎...,帮助众生,度众生的人就是菩萨,佛与菩萨都是人,而不是神。菩萨的心是舍己为他心,在布施时,应心无所住,因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合成,是虚妄的,缘散则灭。 佛弟子修六波罗密:布施、忍辱、持戒、精进、禅定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4975582.html
  • 虚怀若谷的木鱼——法器执掌心得

      虚怀若谷的木鱼——法器执掌心得   常纯   我抱着谦虚学习的心向木鱼学习,学习木鱼的虚怀若谷。   木鱼因为中心虚空,敲打时才会出响声。木鱼真是个修行人的好榜样!只有把自己内心掏空,把旧的思考模式、价值观念、行为习气全部放下,才能将法水装入心海。就好像《成佛》中所提到的三种障碍容受佛法比喻:覆盖的容器、有漏洞的容器和装过毒药的容器,这三种容器,不能装进任何食物供人食用。这提醒...

    常纯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0480052.html
  • 灭相颂与灭罪颂

    布施再多,供养再多,也不能消除心中的罪过。如梁武帝,可以用国家的力量来修善积福,但不能真正认识成佛,所以达摩说他无功德。无功德,就是在明心见性上毫无作用,也就是慧能所说的是修福而非修道,用力的方向搞...修行的误解。其颂曰:愚人修福不修道,谓言修福而是。布施供养福无边,心中三恶元来造。若将修福欲灭罪,后世得福罪元在。若解向中除罪缘,各处性中真忏悔。若悟大乘真忏悔,除邪行正即无罪。学人能自观,即与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881511.html
  • 供袈裟的殊胜功德

    舍利、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,让绕塔及顶礼者皆能积集功德。   在象征意义方面,佛塔则是代表了佛陀的圣意、法身,而且佛塔的每个部份都揭示了成佛。除了表佛身及五大外,佛塔下层基台则代表十善业、三阶代表...一般人心中的印象便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。然而,袈裟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:它是为求解脱人所穿法服,因而有着“善哉解脱服”称;它更有着自利、利他的种种功德,所以也叫做福田衣。袈裟上的条纹有如田地一般,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32094518.html
  • 菩萨为何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修学大乘?

    25,245c6-246a13;印顺法师《成佛》(增注本)p.421)   [5]四无所畏:(1)说一切智无所畏,(2)说漏尽无所畏,(3)说尽苦无所畏,(4)说障道无所畏。(参见《大品般若经》卷24,〈四摄品第78〉,大正8,395a18-b13;《大智度论》卷25,大正25,241b-c20;246a13-22;印顺法师《成佛》(增注本)p.422)   [6]十八不共法:(1)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451780.html
  • 大乘,小乘,显宗与密宗

    戒律,亦即轻佛。总之,戒是令我们解脱及令我们生功德的法门,绝不能轻视。修定的方法共通于小乘或大乘。因爲定学是解脱,小乘固然需要具备它,但大乘亦需要成就定学,否则便不能成佛。慧学亦是通于小乘及大乘的...多余。这许多的误见,全因我们对整条成佛及修行路上每一步先后因果关系并不了解,所以导致到所有佛法看似为零散、互不相连的个别独立教法。衲举一个例∶医师有时候会建议某些病者服用凉性药品,在这病者的另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1955786.html